一文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承载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厚重历史。在这里,你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职业教育的萌芽时期,感受先辈们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所付出的努力。从传统的手工艺传承到现代高科技领域的职业培训,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珍贵的历史文献和生动的影像资料,全方位地展现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站式了解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长春)
据悉,该馆由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主办,其前身为2007年始建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史馆”,原史馆面积400多平方米,建设投入基金800余万元,共收集有几千幅职业教育图片和逾千册有关的历史文献。新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建立,通过征集、收藏有关职业教育的文物和有价值的物品,开展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等活动。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长春)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整体规划为四馆三中心一个频道8个子项目。2021年7月7日,坐落于长春职教园区的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正式落成,成为了职业教育的“百科全书”。其中实体馆设16个展区,主要通过图片、实物、文字、场景和影像等形式展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和成就,首批展出的图片300多幅、实物(包括文献)600多件;并设中华职业教育社展馆、都市职教展馆、红旗工匠展馆等3个专题性展馆,记录了中华职业教育社、长春职业教育、红旗工匠培养的发展历程及贡献。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长春)现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文化传播基地、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基地,打造职业教育助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峰会、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播、《中国职业教育综合评价年度报告》发布等系列中国职业教育的文化品牌。
枣庄全力打造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
根据《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文件要求,“在墨子、鲁班、奚仲故里的枣庄市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本项目由枣庄市教育局、市中区人民政府与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合作共建,分一个主馆和8个辅助综合性职业体验馆及实践实训基地,以科研、实践、创新三大功能为引领,创建集职业教育文化探究与传播、展览展示、教育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服务、职业体验、青少年研学、职业启蒙教育、公共技能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基地。
这是山东省内第一个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她的建设,将完成教育部与山东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鲁政发〔2020〕3号文)任务清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填补山东省没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的空白,更好地传承弘扬“工匠祖师”鲁班、“中华科圣”墨子、“造车鼻祖”奚仲等古圣先贤的卓越匠心文化,培育中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树立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标杆和样板。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者。它将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研究素材,为学生们树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各界搭建了一个了解职业教育、合作共赢的平台。馆内丰富的文物、史料和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将全面展示我国职业教育从古代师徒传承到现代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的建设,将为弘扬职业教育文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将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拟稿:季言磊
初审:刘 琦
终审:刘爱萍